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我們睡覺的空間,其實對所有露營的人來說,睡帳的內部挑高,是一個常常容易忽略的地方,雖然我們在內帳內的時間就只有睡覺,但是我們在戶外需要換衣服,或是換睡衣的時候,能夠站立在內帳內更換衣服,而不是在帳篷的地上滾著穿褲子,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時候,在戶外衣服弄髒需要換衣服,又覺得營地廁所沒有自己的帳篷乾淨,這時候內帳的挑高就是很重很重要的一個需求。
戶外的客廳,對於戶外活動尤為重要,因為在戶外的時候最重要的休憩場所就是這個客廳,所有值錢的裝備,也都會放在這個客廳。客廳的挑高需要注意,不然一整天彎腰駝背的,也是很不舒服的,客廳的屋頂如果不夠高,就會有壓迫感,跟挑房子一樣,挑高的房子就是氣派,空氣清新。因為客廳是化學纖維的布料經過加工製成,所以在氣候上的特性是,站在防水布料下方,會容易很悶熱,這時,大家都會想要通“風“。而剛到露營的時候,通常都是中午以後,所有的人最期望的也是搭號帳篷,在客廳下面遮陽休息。這時候的客廳,是不是可拆邊布的設計,就是帳篷對於我們氣候是不適合,夠不夠高檔的一種表現。剛到營地,熱的半死的時候,帳篷搭好,客廳卻是封閉式的設計,這時候只靠紗網通風,是會像是在三溫暖內,汗流浹背的。因為熱蒸汽都被關在帳篷內了,可拆式的邊布設計,可以讓你的客廳視野很好,透光性很好,還有享受戶外天然的微風,用負離子來青春你的面容。
市面上的一房一廳結構,如文章開頭所述,有穿骨型態(又分為環形隧道形式/dome tent交叉桿形式),印第安帳(一竿帳中柱形式),Ezup剪刀腳形式需要加掛尾帳,與我們Turbo專利快速帳形式。
市面上TiiTent 四環,熊帳四環,Hillberg環形帳,夜神,都是利用鋁合金7007系列的桿身彈性特性,而拱起客廳內部所需要的空間,這種形態的帳篷有其特殊性,一般來說,當帳篷高度需要有180cm~210cm時,單靠桿身曲度特性,這個帳篷的半圓形跨距需要特別大,只少都有320cm寬以上,原因是彎曲過大,桿子會容易斷裂,也因為彎曲的特性,一般來說只有中央高左右80cm寬區域高度夠高,剩餘空間都會因為桿子彎曲減少垂直高度空間的利用。而環形帳篷的屋頂一般曲度不足,當搭帳不完全時,容易屋頂積水,目前大部分市面上的帳篷都以屋頂頂棚小帽子加以改善。夜神採取預彎的方式來提高帳篷中央高度,屋頂尖點來改上排水。在外型上利用六系列合金與七系列混用的方式,是目前市面上對於類環型帳的改良。但是無可避免的是這類的大帳篷,桿子需要60節左右,管子很多,需要扣環在帳篷上面的位子也很多,當環形拉撐時,需要固定的釘子也很多,所以搭帳時間需要比較長,而這類型的帳篷一般使用管徑在12~16mm。如果管身太細,小編建議不要選購,管徑細,一般都使用在登山帳上面,所以布料使用30D尼龍,優點重量輕,缺點薄如紙,一件大帳篷非常需要在地板上拉扯搭建,一不小心就把昂貴的30D尼龍用料弄破,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情,無關於您的技巧好不好。太薄的用料,保暖效果不好,防水效果一般也只能做到1500~3000mmH2O,不太適合台灣多雨的環境,與一房一廳需要兼顧的需求。